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介紹離心機的核心技術。
我國在離心機關鍵技術研究取得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下邊是其中與離心機的設計有直接關系的幾項。
1) 離心轉子的機械安全設計
為了轉子在正常使用時不讓“爆炸”,做兩類工作:一是確定最高安全使用轉速,二是確定在該最高轉速下的允許使用時間或次數,即壽命。從工作性質來看,前者是確定允許的離心應力極限,而后者是反復使用的疲勞極限,如果超過這兩個極限中任何一個都危險。這些在國外大公司產品中都告訴用戶,我們的使命是確定國產轉子的這兩種數據。
2) 確定最高安全使用轉速
轉子在受力時的變形行為與材料力學教科書中的長桿的拉伸與壓縮不同而復雜得多,因此在理論的指導下的實驗工作是主要內容。以在1980年實驗的8種轉子中的6X250ml鋁轉子為例,3個轉子的永久變形拐點平均為15000r/min,“炸頭”轉速為約25000r/min。由此我們確定最高安全使用轉速為15000 /min。過了20多年的今天,國外這種轉子的最高轉速仍然是這個轉速。這是因為我們當時使用的國產鋁合金材料的性能和現在國際上使用的并沒有多少區別,因為此類航空材料在國內外幾十年前早已完善。該轉子用LC4超硬鋁合金鍛造餅材,每個轉子毛坯是單獨的鍛造餅材。目前生產廠家大都能嚴格按工藝要求進行,取得了一系列實驗數據。所以目前國產離心機很少有“轉子爆炸”事故發生。
3) 確定疲勞壽命
當最高轉速確定之后,還要確定在該最高轉速能使用多少小時或多少次數內是安全的,即其使用壽命,而這壽命主要是疲勞壽命。我們每種轉子選3個,在比最高轉速略高的轉速運轉,以確保所得數據留有余地。在開發83000r/min 國產鈦合金轉子時(當時國際上最高轉速轉子是日立公司的RP83T轉子,83000r/min),在它的約1.1倍的轉速93000r/min旋轉,運轉一定次數后,測量永久變形。當然,永久變形不是沒有,問題是設計者要給出一個限度,比方說10µm,或 80µm等等。這就要看設計者的知識和經驗水平了。如果不許可有永久變形,那種材料目前人類是找不到的,而如果允許的變形過大,能保證的壽命則過短。在我們進行的實驗范圍內,我們也對日立公司 RP83T 轉子進行了對比測量,結果顯示國產轉子優于日立轉子。轉子的安全性在90年代初超過日立公司,與當今國際水平持平。
離心機的機械安全設計中,還有其他一些內容,其中最重要的是離心腔和蓋的安全。離心機所配的幾種轉子中,不是最高轉速轉子發生“爆炸”時的危險最大,這是因為它較小較輕,因此雖然轉速較高,但轉動慣量不是最大。在最高轉速轉動慣量最大的轉子在其最高轉速“爆炸”時威力最大。
離心機的機械安全設計中的另一個內容就是轉子在其最高轉速“爆炸”時,碎片不得射出機外,蓋也不得掀開。而這數據也應在實驗中確認。
4) 離心機防護系統更加安全可靠
在國內的離心機事故中,曾有離心機在高速運轉中斷軸的事故。目前驅動系統為變頻電機,在防護方面都有十分有效安全措施,一旦出現故障,轉子即失去轉動力矩,使轉子逐步停轉,使之停在自己的安全位置上。轉子的溫度智能補償的研究是創新性的,對離心機的設計有實際應用意義。這些技術已全部在目
前離心機生產中得到應用。
以上內容供大家參考。